女生维修手机后收到自己的私密照片,她的隐私到底是如何泄露的?
有一名女生的手机坏了,于是她就拿到手机店去修。不久之后她却收到了自己曾经的隐私照片,大为吃惊,于是向公安以及媒体求助。有关女生维修手机后收到自己的私密照片,她的隐私到底是如何泄露的?我认为大致有以下的原因。
照片是个人的隐私,不管是哪个方面的信息,别人都没有权利进行散播。很明显,该女子的隐私已经被泄露,嫌疑最大的就是手机店的员工。手机如果坏了,最好是到官方的线下店去维修。不要去找那些普通的店面,店员的素质我们难以保证。
泄露隐私的话,维权也比较困难。手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的所有信息几乎都在手机上面。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发生了侵权的行为要及时报警。手机里有很多个人的隐私,必要时可以设置密码进行保护,防止有心之人偷窥。
1、照片是个人的隐私,不管是哪个方面的信息,别人都没有权利进行散播。
很明显,该女子的隐私已经被泄露,嫌疑最大的就是手机店的员工。
2、手机如果坏了,最好是到官方的线下店去维修。
不要去找那些普通的店面,店员的素质我们难以保证。泄露隐私的话,维权也比较困难。
3、手机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的所有信息几乎都在手机上面。
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发生了侵权的行为要及时报警。手机里有很多个人的隐私,必要时可以设置密码进行保护,防止有心之人偷窥。
有关女生维修手机后收到自己的私密照片,她的隐私到底是如何泄露的?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如果你也认可本篇文章,记得点赞加关注哦。
重庆一女生考研频频被他人恶意修改志愿,她的个人是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
重庆一女生考研频频被他人恶意修改志愿,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这个女生的信息是被明显泄露了。很有可能在报考志愿或者注册的时候,被自己的好朋友又或者是宿舍的一些舍友看见,再加上两人之间的私下感情不是特别好,于是就出现了这种行为。
事件的起因就是因为这名女生学的是物理专业,通过笔试之后,就进入自己第一志愿的复试,结果被涮下来了,后来只能通过调剂来上学。但是在调剂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已经被人填报了三个学校以及三个其他的专业,这些专业都是这个女生没有涉及的领域,所以也明显的被涮掉。但是每次这名女生登上去的时候,都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了,其实信息泄露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情,在高考完之后,大家的信息都已经被泄露的差不多了,因为经常会有招生办的老师打电话过来,清楚的说出自己的名字、电话以及父母名字。
另外通过记者的调查以及警方的介入,发现登录的地址是在新疆,根据女生诉说的信息可以得知,女生的大学是在新疆读的,因此很有可能是自己某个同学或者是朋友记住了自己的一些个人信息,从而出现了这种恶意的行为。不管怎么样,这种恶意行为是违法的,同时一旦被查出来,对方明显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法律的责任,同时这名女子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小编想要奉劝大家不管是去外面游玩,又或者是上学、考试注册,都要将自己的身份信息保护的私密一些,这样能够预防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相关的平台也要严抓这种异地登录的情况,不然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个女生没有学上。
我们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七大途径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公共WiFi
若在智能手机的网络设置中选择了WiFi自动连接功能,就会自动连接公共场所WiFi。但WiFi安全防护功能比较薄弱,黑客只需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防范方法:公共场所尽量不使用不需要密码的免费WiFi。使用WiFi登录网银或者支付宝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最好把WiFi连接设为手动。
旧手机
换新手机时,很多人会将旧手机转卖。尽管你将旧手机恢复到“出厂默认设置”,甚至将其格式化,但通过技术手段,专业人员还是可以把旧手机里的短信、通讯录、软件甚至浏览记录等全部恢复,就连支付账号、信用卡信息也可能被还原。
●防范方法: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尽量避免转卖。如果确有出售必要,在转卖之前,务必做好彻底清理工作。
社交媒体
通过微博、QQ空间、贴吧等和熟人互动时,有时会不自觉说出或标注对方姓名、职务、工作单位等真实信息。
有些家长在朋友圈晒的孩子照片包含孩子姓名、就读学校、所住小区;晒火车票、登机牌,却忘了将姓名、身份证号、二维码等进行模糊处理。
●防范方法:在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要尽可能避免透露或标注真实身份信息。朋友圈晒照片,一定要谨慎。
网络调查
上网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或申请免费邮寄资料、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简历
目前,很多人通过网上投简历找工作,简历中的个人信息一应俱全,有些公司在面试的时候还会要求你填写一份所谓的“个人信息表”,上面有你的家庭关系说明、父母名字、个人电话、住址、毕业学校甚至身份证号等信息。
●防范方法:一般情况下,简历上只提供必要的信息,不要过于详细填写本人具体信息。
各类单据
快递单、车票、登机牌、购物小票、办理手机卡的业务单、水电费账单……这些单据都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防范方法:快递收货地址不必留得太详细。无用的单据可以直接碎掉,或将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涂黑再丢弃。有用的单据妥善保存,切勿乱丢乱放!
身份证复印件
银行、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各类考试报名等,很多地方都需要留存你的身份证复印件,甚至一些打字店、复印店利用便利,将暂存在复印店的客户信息资料存档留底。
●防范方法:身份证复印件要保管好,不用的或作废的要处理好,不能随意丢弃。
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
超过85.2%的受访者曾遭遇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而推销电话或短信骚扰、接到诈骗电话、收到垃圾邮件是个人信息泄露后遭遇的常见问题。昨天,中消协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消费者最担心个人信息被利用于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和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此外,根据调查结果,App要求获取的权限主要是获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
是否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
个人信息被泄露占85.2%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在享受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利好时,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盗用、贩卖事件时有发生,骚扰、诈骗电话和邮件仍然肆虐,成为全社会和广大消费者普遍担忧的问题。中消协于2018年7月17日至8月13日组织开展 “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在线网络调查方式,共计回收有效问卷5458份。
根据调查结果,个人信息泄露总体情况比较严重,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85.2%,没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人数占比为14.8%。
调查结果显示,当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约86.5%的受访者曾收到推销电话或短信的骚扰,约75.0%的受访者接到诈骗电话,约63.4%的受访者收到垃圾邮件,排名位居前三位。此外,部分受访者曾收到违法信息如非法链接等,更有甚者出现个人账户密码被盗的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表现方式
未经本人同意收集个人信息占62.2%
消费者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有两大关键担忧:被利用于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和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调查显示,如果手机App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最担心的问题是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占70.5%。其次是贩卖或交换给第三方,约占52.4%,被推销广告骚扰占比约为37.7%,名誉受损约占6.6%。
个人信息泄露的主要途径一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约占调查总样本的62.2%;二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约占调查总样本的60.6%,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占57.4%。还有不法分子通过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等手段盗取、骗取个人信息和经营者收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分别占34.4%和26.2%。
个人信息泄露担心出现的问题
个人信息泄露途径
三分之一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
个人信息泄露后,受访者会采取多种措施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包括向消费者协会和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等。值得关注的是,最终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自认倒霉”。对此中消协表示,一方面可能是基于无力应对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应对无效后的接受现状。
从阅读习惯上看,选择“偶尔阅读”的受访者最多,占31.2%;总是阅读占18.1%,经常阅读占8.2%,有时阅读占16.4%,从不阅读占26.2%。从阅读程度上看,选择“大概阅读”的受访者最多,接近4成;能够认真阅读完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文字说明的受访者仅占26.7%。而“不授权就没法用”是受访者“从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用户只能被迫接受。
个人信息泄露后采取的措施
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的习惯
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的程度
从不阅读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隐私政策的原因
获取位置信息占到近9成
根据调查结果,读取位置信息权限和访问联系人权限是安装和使用手机APP时遇到情况最多的,分别占86.8%和62.3%。受访者被要求读取通话记录权限(47.5%)、读取短信记录权限(39.3%)、打开摄像头权限(39.3%)、话筒录音权限(24.6%)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同时,也有近七成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在自身功能不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受访者认为推销广告是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最主要原因,占77.0%。
调查结果显示,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意识淡薄和相关监管不到位是受访者认为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比例分别为64.0%和57.3%。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手机App在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需要加强。
有意让你得逞的女人,会透露出哪些信息?
这样的爱人一定要像风一样凉爽,像太阳一样温暖,像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样温暖,所以美好的爱情一直是人们心中最渴望的东西。
大多数人在追求伴侣时,都会对对方的身份一丝不苟。如果对方有伴侣,就不会真的做挖墙脚这种事。所以,当你不清楚对方的婚恋状况时,可能有些男人敢去追求,但当你知道对方有对象时,你会主动退缩。
身体可以说是一个人最敏感的方面。毕竟,这意味着非常亲密的关系和身体接触。如果两个人关系很好,那么一个可以接受和另一个身体接触。
友谊如此,爱情更是如此。如果她很爱你,她不会拒绝你的肢体接触。
甚至,她可能会主动做出一些看似偶然的肢体接触。但是如果这个女生不喜欢你,那么她就不想和你用言语交流,在肢体接触上就会表现出完全的排斥。
所以,如果一个女生很主动,想和你有肢体接触,或者不排斥你有意无意的肢体接触,很可能说明她喜欢你,这是向你透露的信号。
我们一直把家庭当作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即使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即使家里总有一些小纠纷,即使有一些讨厌的亲戚,也正是这些事情组成了这个家庭。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秘密,但是这些东西太私密了,我们只能把它们藏在一个不可穿透的角落里,不让任何人知道。
如果你不想知道,即使你问了,她也会找各种理由否认,甚至转移话题,证明你们之间的关系还不够亲密,你的突然窥探让她觉得很被冒犯。
如果她主动告诉你一些她独有的秘密,就足以证明你在他心里是特别的,而且因为她信任你,所以会毫无顾忌的说出来。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用心听她说话。如果你一点都不在乎,她不仅会失望,还会觉得自己错了。
所以当一个女人开始唠叨她父母的缺点的时候,这个亲戚今天做了什么,那个亲戚明天做了什么,就可以证明她早就把你当成她心里很重要的一部分了。
女人虽然不能直白地告诉她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喜欢从其他方面入手。当她打算让你成功的时候,她会告诉你属于她的隐私。她说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认真听。
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1.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相当严重,信息泄露途径和表现形式多样。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途径主要是经营者未经本人同意,暗自收集个人信息、经营者或不法分子故意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和网络服务系统存有漏洞,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消费者在个人隐私信息被泄露的情况下,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接到诈骗电话、推销电话和收到短信骚扰、垃圾邮件等。
2.手机App过度采集个人信息呈现普遍趋势。根据调查结果,手机APP需要获取的权限种类繁多,最突出的是获取位置信息和访问联系人权限;而且存在App自身功能使用非必要的情况下获取用户隐私权限,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多数受访者认为手机App采集个人信息的原因是为了推销广告。
3.消费者阅读手机App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的频次和深度有待提高。调查显示,较多消费者从不或者偶尔阅读手机App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等文字说明。而且,受限于网络技术知识欠缺和文字表述篇幅等原因,一些消费者不会完全通读隐私政策文字说明,或大致浏览,或阅读重点章节,了解不深,容易遗漏重点信息或关键描述。还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因为不授权就无法使用而从没阅读过App的应用权限和用户协议或隐私政策。
4.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后的应对措施不足。调查数据显示,在个人信息泄露情况发生后,消费者最担心被利用从事诈骗窃取活动或交给第三方;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消极应对和自认倒霉的受访者不在少数,消费者的主动维权意识还有待加强。
5.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较强但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调查显示,用户通过填写部分信息来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治标不治本,而且个人安全意识薄弱和监管不到位是手机App出现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与手机App服务提供商之间往往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只能同意或被迫同意格式条款和信息获取权限;另一方面,消费者虽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不知如何更有效地保护自己,难以有效应对。
0条大神的评论